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60.后来,我与这些灵人谈到他们的星球。当所有灵人的属世记忆或外在记忆被主打开时,他们就都知道自己的星球;因为他们把这种记忆从世上带来了,只是不能被打开,除非有主的美意。然后,一经许可,这些灵人便谈到他们所来自的星球,并向其星球的居民显现,与他们交谈,仿佛他们是活着的世人。这种事的发生是因为他们被带入其属世记忆或外在记忆,以致他们能回想起他们活在世上时的思维。那时,这些居民的内在视觉,或灵的视觉被打开了,由此看到他们。他们补充说,居民并未意识到他们并非其星球的世人,只是当他们忽然从眼前消失时,才开始察觉他们不是。我告诉他们说,古时,这种事在我们地球也发生过,如发生在亚伯拉罕、撒拉、罗得、所多玛的居民、玛挪亚和他妻子、约书亚、马利亚、以利沙伯和众先知身上。主也是以同样的方式显现,在祂揭示自己之前,那些看见祂的人只知道祂是地球上的人。但如今这种事极其罕见,因为人们不可以这种方式被迫去信。被强迫的信仰,就是诸如由奇迹所引发的信仰,并不牢固,还会对那些有可能在没有任何强迫的情况下通过圣言在自己里面建立信仰的人造成伤害。
4783.“安慰他”表基于圣言字义来解释。这从“安慰”的含义清楚可知,“安慰”是指以某种事的希望来减缓心灵的动荡不安(3610节),在此是指减缓对于被毁或丧失的良善与真理的不安或哀恸。由于这种哀恸只能通过基于圣言的解释来减缓,还由于此处论述的是雅各的众子和众女,而他们表示那些陷入虚假与邪恶的人(4781, 4782节),故“安慰”表示基于字义的解释。因为字义包含总体观念,就像器皿,既能被真理充满,也能被虚假充满,因而能被赋予适合人自己的观点的任何解释。而且,它们因是总体观念,故相对其它观念来说,也是模糊的,只从内义而非其它任何源头拥有光明。事实上,内义存在于天堂之光中,因为内义是适合天使的圣言;而字义存在于尘世之光中,因为字义是适合世人在进入来自主的天堂之光,凭这光获得启示之前的圣言。由此明显可知,字义有助于将简单人引入内义。
人在阐述圣言时,会运用基于圣言字义并且迎合人自己观点的解释。这一点从以下事实看得很明显:教义、甚至异端的各个种类都被这类解释证实。例如,关于与仁分离之信的信条就用主的这些话来证实:
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16)
有人便从这些话,以及其它经文断定,永生的获得唯独通过信,无需行为。一旦那些陷入这种信仰的人确信这一点,他们就不再注意主频繁所说关于爱祂,以及仁爱和行为的话了(1017, 2371, 3934节)。因此,他们不会注意以下约翰福音中的话:
凡接待他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神生的。(约翰福音1:12,13)
他们若被告知,除了拥有仁爱的人外,没有人能信主,就会立刻以这样的解释来搪塞:律法已经被废除了;人生在罪中,所以无法凭自己行善,凡如此行的人必为自己邀功。他们还凭圣言的字义来确认这些解释,如凭法利赛人和税吏的比喻(路加福音18:10-14)的说明,以及其它经文。尽管这些话根本不适用于他们所诉诸的解释。
持守与仁分离之信的信徒只会相信人人都能凭恩典被准许进入天堂,无论他过的是何种生活,因此死后与人同在的,不是生活,而是信仰。他们还凭圣言的字义确认这一点。然而,从圣言的灵义清楚可知,主怜悯每个人,因此,如果人能凭怜悯或恩典进入天堂,无论他过得是哪种生活,那么人人都会得救。持守与仁分离之信的信徒之所以如此相信,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何为天堂,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何为仁爱。他们若知道仁爱里面有多少平安、喜乐和幸福,就会知道何为天堂;但这一切却向他们完全隐藏起来。
持守与仁分离之信的信徒只相信他们会与肉体一起复活,尽管要等到审判之日。他们也从照字义解释的圣言的许多经文来确认这一点,同时却根本不思考主所说关于富人和拉撒路的话(路加福音16:22-31节),或祂对犯人所说的话,即: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加福音23:43节),以及祂在其它时候所说的话。持守与仁分离之信的信徒之所以如此相信,是因为他们若被告知,肉体不会复活,就会完全否认任何复活;事实上,他们不知道或不理解何为内在人。除了拥有仁爱的人外,没有人知道何为内在人,何为死后内在人的生命,因为仁爱是内在人的属性。
持守与仁分离之信的信徒只是认为仁爱的行为唯独在于给予穷人,帮助困苦人。他们也凭圣言的字义确认这一点;而事实上,仁爱的行为在于各自在自己的工作中,出于对公义与公平,并良善与真理的爱而行公义与公平。
持守与仁分离之信的信徒除以确认其信条的经文外,在圣言中什么也看不见,因为他们没有内在视觉。事实上,那些没有对仁爱的情感之人只有一种外在视觉,或低级视觉;没有人能凭这种视觉看见高层事物,因为它们在他看来就像黑暗。因此,他们视虚假为真理,视真理为虚假,因而利用基于字义的解释毁坏美好的草场,玷污神圣源泉,也就是圣言的清水,正如以西结书所说的:
你们吃光了美好的草场,剩下的草场,你们竟用蹄践踏了,还以为小事吗?你们喝清水,剩下的水,你们竟用蹄搅浑了。你们用角骶触,直到把一切虚弱的(绵羊)驱散到外面。(以西结书34:18,21)
5006.“妇人就拉住他的衣裳”表非属灵的真理将自己依附于属灵真理的最外层。这从波提乏妻子的代表,以及“拉住”和“衣裳”的含义清楚可知:这些话是指着波提乏的妻子说,波提乏的妻子是指非属灵的属世真理(4988节);“拉住”在此是指将自己依附上去;“衣裳”是指真理(1073, 2576, 4545, 4763节),在此是指属灵真理的最外层,在这种状态下是约瑟的,因为“约瑟”在此代表属灵的属世良善(4988, 4992节)。非属灵的属世真理想与属于这良善的真理结合,这一点从内义上的思路明显看出来。
但至于非属灵的属世真理想与属灵的属世真理结合到底意味着什么,又含有什么意思,如今这是一个秘密,主要是因为很少有人关心或想要知道何为属灵的真理,何为非属灵的真理。事实上,人们如此缺乏这种关心,以至于几乎不愿听见“属灵”这个词,因为一提到这个词,一种黑暗就立刻降临到他们身上,与这种黑暗一同降临的,还有一种哀伤的感觉,这种感觉造成了对这个词的厌恶,因而对它的弃绝。这一事实也曾向我演示过。有一次,我在考虑这些事的时候,一些来自基督教界的灵人也在场;那时,他们被带入在世时的状态;一想到属灵的良善与真理,他们不仅感到哀伤,还由于反感而如此充满厌恶,以致他们说,他们感受到像是在世上想要呕吐时的那种感觉。但我被允许告诉他们说,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是因为他们的情感只集中在尘世、肉体和世俗事物上;当人只关心这些东西时,天堂的事物就会令他作呕。我还告诉这些灵人说,他们去传讲圣言的教会,不是出于想知道天堂事物的渴望去的,而是出于从小就存在于他们里面的某种其它渴望去的。这次经历向我展示了当今基督教界的品质。
造成这种情形的总体原因是,当今的基督教会只讲信,不讲仁,因而只讲教义,不讲生活;当教会不讲生活时,没有人会获得对良善的任何情感;没有对良善的情感,就没有对真理的情感。正因如此,大多数人发现,除了从小就听到的东西外,闻听关于天堂事物的任何事都有违他们的生命快乐。
而事实上,人存在于这个世界,是为了能通过他在世上所提供的服务而被引入天堂事物。不过,与他死后的生活相比,他在世上的生活可以说只是一瞬间;因为死后的生活是永恒的。然而,很少有人相信自己死后还会活着;这解释了为何天上的东西对他们来说无足轻重。我可以肯定地说,人死后即刻进入来世,他在世上的生活完全在那里延续,具有和世上生活一样的性质。我之所以如此肯定地说,是因为我知道事实的确如此。我几乎与所有他们活在肉身我就认识的离世者交谈过,因而通过活生生的经历得知等待每个人的,是什么样的命运,即:各人的命运取决于他所过的生活。然而,上面所提到的那种人甚至不相信这些事。至于妇人“拉住约瑟的衣裳”所表示的非属灵的属世真理想与属灵的属世真理结合意味着什么,含有什么意思,我们稍后会予以讨论。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